河南安阳市高庄镇遵贵屯因村民纠纷,阻拦麦子收割,媒体人进行现场调解,收割机现场收割麦子,上午麦子颗粒归仓,下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,麦子收的真是及时。村民潘海平激动的一直感谢调解人,像这样帮忙解决纠纷的事迹还有很多,媒体人、编辑的职责不仅是将事情的真相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,而是真正的走近百姓,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。让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,才是一个新闻媒体人最终的使命!
不管是在城市里,还是在农村,一定要邻里之间和睦相处,有句俗话说的好,远亲不如近邻,可是在高庄镇遵贵屯却发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,到了收麦子的季节,邻居却不让他收割小麦,眼看麦子就要烂在地里了,到底收割时期为什么邻居不让他收割呢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。安阳市高庄镇遵贵屯村因村民潘海平与张丰悟之前有过纠纷,张丰悟阻拦潘海平收割麦子,由于潘海平的地在北头,若要收割麦子,必须经过张丰悟地边的一条小路才能通过,但是张丰悟承包地里已经种上了西瓜,由于没有收割不能通电,也不能给地里的西瓜浇水,而接连几天高温,也没有下雨,一直不浇水的话,地里的西瓜肯定收成不好,其实一直不让他收麦子,他这边也没办法浇水,对双方都是没有一点好处的。在小路东边已经种上了黄瓜秧子,现在已经很高了,收割机要过去势必要压到路边的黄瓜秧子。小路的西边还有一间自己建的移动式铁房子。据说以前收割机也来过两次根本过不去。
两人也因此争吵过多次,今天媒体人现场采访的时候,两人都差点动起手来,当问到张丰悟是否不让收割机通过时,张丰悟说并没有阻拦收割机收割麦子,但是媒体人看到要想过去,肯定要经过他家的地或者挂住这个移动式的铁房子,不商量好收割机也不会过去收割的。那到底张丰悟为什么不让潘海平找收割机收麦子呢?
等待收割的小麦
路面太窄收割机无法通过
调解过后收割机和一些人跟随收割机一起来到地里的时候,从小路南头也来了一个中年妇女,中年妇女叫乔伏枝是这块地的主人,潘海平是租这块地的承包人,原来有人租中年妇女叫乔伏枝的地不但给的租金低,还有2分地说是在高压线下面就不给算钱了,实际上是不影响收成的,就是不想给钱,所以乔伏枝才把地租给了潘海平,潘海平给的价格不但高,还都按时给钱。而之前租地的这个人还曾经因为盖房子和乔伏枝有一点矛盾,这个人和张丰悟在一起承包地,所以就想阻拦不让潘海平收割小麦。
媒体人见状,就跟张丰悟说,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是可以商量的,现在最紧要的是要先把小麦割了,不然下雨也影响收割,而且这也是为了保证全国的人民都有食物,虽然你卖掉了粮食,但是这也是给国家做贡献,对不对?而且你的西瓜,也需要尽快浇水,这样也影响你的收成,张丰悟听后说同意收割,于是媒体人就让潘海平尽快联系收割机来收割,在媒体人一行人员的帮助下,收割机很快到达了现场,但是很明显,这样一条小路过去就会压到旁边的西瓜地,在张丰悟的地里种着黄瓜秧子和西瓜,现在已经很高了,西边还有一间小房子,收割机过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,只能选择压到他的黄瓜秧子,事后经过媒体人的调解两人也达成一致,不再因为这个事情发生纠纷,今后也会注意和睦相处。潘海平在收割完麦子后一直感谢媒体人的调解,说媒体人为百姓着想,为老百姓办实事。
干涸的西瓜地
开始收割麦子
辛苦了一年的收成-----颗粒归仓
村民们如果都能这样调解的顺利,退一步海阔天空,宰相肚里能撑船,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,都会面临跟邻居相处,邻里关系是人们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,俗话说: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所以,把邻居关系处理好了,不仅有利于自己,在危难时刻也能够得到邻居的救助,”
政府机关是否切实为民办事 为民着想?
收割完后有几个村民看到有媒体人在,就过来反映情况,说村里的这条小路太窄了,一般其他村的路都是比较宽的,这条小路对于收割麦子真的很不方便,村里的井也太少了,按说村里10个队应该有47眼井,而二队一队好像只有一眼井,而有的队里3亩地就打了2眼井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为什么会出现井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呢?在此小编也希望相关部门领导能够想群众所想,帮助村民真正的办实事,像这样村民之间的纠纷矛盾,村里的领导也可以适当调解一下,让村民真正的感受到幸福感,打造我们新农村的幸福生活。(刘冰)